中国省域对外开放度时空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

被引:28
作者
陈威 [1 ]
潘润秋 [1 ,2 ]
王心怡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因子分析; 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因素; 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经济对外开放度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重要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综合选取全国29个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样本区域2004-2012年相关经济数据,构建了一套覆盖对外贸易、投资、经济合作和国际旅游四方面全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区经济对外开放度进行综合测算和分类。在ArcGIS、GeoDA、SPSS等分析软件的支持下,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我国对外开放度整体差异状况、时空演变特征、空间关联模式以及驱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2年我国省域对外开放度虽然局部波动明显,但总体上仍不断提高,各省区绝对差异有所下降,相对差异有上升趋势;对外开放度局部时间上阶段性特征明显,空间上各省区对外开放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整体格局,不仅东、中、西差异巨大,而且区域内部时空分异特征显著;对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对外开放度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004-2012年对外开放度热点地区数量急剧减少,次冷区、冷点区数量不断增加,空间上热点、次热区有自东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最后综合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效率、区位条件、政策支持、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市场需求八方面指标定量化研究对外开放度驱动机制,认为核心驱动力由2004年的工业驱动力转化为2012年的城市化驱动力和市场驱动力,城市化进程和市场需求成为推动当前对外开放度时空格局演变的核心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J].
冯兴华 ;
钟业喜 ;
李建新 ;
黄洁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 (03) :100-109
[2]   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对外开放度比较分析 [J].
赵曦 ;
吴通宜 ;
李磊 ;
马慧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 (01) :142-147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钦州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吴美琼 ;
陈秀贵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54-59
[5]   鄱阳湖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洪熊 ;
曾菊新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8-12
[7]   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2000-2007 [J].
郑展鹏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12) :70-74
[8]   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态势分析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9, (04) :52-56
[9]   广州市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J].
谢正峰 ;
王倩 .
热带地理, 2009, 29 (02) :129-133
[10]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内地对外开放度评价 [J].
谷卓越 .
企业经济, 2008, (02)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