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铜陵段表层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存在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敏
王德淑
机构
[1]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2] 铜陵市环境监测站 合肥
[3] 安徽铜陵 OO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形态分布; 长江; 重金属; 表层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测定长江铜陵段枯、丰水期江水中cu、Pb、Zn和cd不同形态的含量,分析了4种金属在江水中的存在形态分布,不同水期含量变化,水中悬浮物对金属吸附能力大小,以及近20年来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江铜陵段江水中各重金属总量丰水期时大于枯水期,重金属各形态含量之间均有差异:丰水期时,各金属会被悬浮物以不同的方式携带进入水体中,cu、zn、Pb以活跃态和稳定态为主,Cd以活跃态为主;枯水期时,Zn主要以溶解态和稳定态为主,Pb以稳定态方式被携带,而80%的Cu、Cd是以溶解态形式存于水中。悬浮物(丰水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Pb>Cu>Zn>Cd。与近20年江水中的重金属背景值比较,长江铜陵段重金属含量有普遍升高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上海滨岸潮滩根际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及形态分布 [J].
毕春娟 ;
陈振楼 ;
许世远 .
海洋与湖沼, 2003, (02) :194-200
[2]   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 [J].
王新伟 ;
何江 ;
李朝生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87-591
[3]   乐安江沉积物酸碱特性及其对重金属释放特性的影响 [J].
文湘华 ;
HerbertEAllen .
环境化学, 1996, (06) :510-515
[4]   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征 [J].
文湘华 ;
杜青 ;
李莉莉 ;
汤鸿霄 .
环境化学, 1996, (02) :97-106
[5]   长江口水体中重金属形态交换过程的研究 [J].
邵秘华 ;
王正方 .
环境科学, 1995, (06) :69-72+96
[6]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J]. 戴维明.上海环境科学. 1994(11)
[7]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J]. 戴维明.上海环境科学. 1994 (11)
[8]   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天然环境条件下的释放 [J].
洪继华 ;
王庭健 .
环境化学, 1987, (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