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淘宝村”的空间转型研究

被引:35
作者
张嘉欣
千庆兰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淘宝村; 空间变迁; 电子商务;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1 ; 083302 ;
摘要
"淘宝村"作为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发展出现在我国乡村地区的新现象,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研究中的新焦点。在对全国"淘宝村"空间分布格局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广州里仁洞村为案例,剖析里仁洞村的产业发展与空间转型过程,解构与之伴生的"淘宝村"社会主体的身份更迭与转换。研究表明:我国"淘宝村"数量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里仁洞村经历了从工业化萌芽—商贸服务业转型—信息化产业升级三个阶段的空间转型过程;与此同时,本地原驻居民成为空间让渡者,在原驻和外来人口的博弈中塑造了信息时代下新的村落空间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101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信息网络与乡村性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广州里仁洞“淘宝村”为例 [J].
吴昕晖 ;
袁振杰 ;
朱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7 (02) :115-123
[2]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 [J].
吴廷烨 ;
刘云刚 ;
王丰龙 .
人文地理, 2013, 28 (06) :86-91
[3]   基于“淘宝产业链”形成的电子商务集聚区研究——以义乌市青岩刘村为例 [J].
钱俭 ;
郑志锋 .
城市规划, 2013, (11) :79-83
[4]   中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 [J].
孙莹丽 ;
马艳国 ;
代馨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7 (04) :62-64
[5]  
流动空间.[J].曼纽尔·卡斯特;王志弘;.国外城市规划.2006, 05
[6]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 [J].
千庆兰 ;
陈颖彪 .
城市规划, 2003, (11) :60-64
[7]  
空间生产的正义逻辑—一种正义重构与空间生产批判的视域.[D].任政.苏州大学.2014, 10
[8]  
中国城市住区更新的解读与重构.[M].胡毅;张京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