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53
作者
徐宁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倾向性选择;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0.03.013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2006~2008年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倾向性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与控股股东性质是影响其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显著性因素,企业在选择不同的契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寻找利益平衡点是激励方案成功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Incentive efficiency of stock versus options [J].
Feltham G.A. ;
Wu M.G.H. .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1, 6 (1) :7-28
[2]   Optimal exercise prices for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J].
Hall, BJ ;
Murphy, K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 90 (02) :209-214
[3]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link between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J].
Himmelberg, CP ;
Hubbard, RG ;
Palia, D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 53 (03) :353-384
[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理论、法规与实务.[M].杨华; 陈晓升; 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M].陈清泰;吴敬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   西方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综述——兼论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启示 [J].
刘浩 ;
孙铮 .
经济管理, 2009, 31 (04) :166-172
[7]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 [J].
李曜 .
经济管理, 2008, (Z3) :11-18
[8]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J].
刘茂平 .
财会月刊 , 2008, (20) :23-25
[9]   限制性股票奖励、激励性股票期权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 [J].
付强 ;
不详 ;
吴娓 ;
不详 .
财会月刊 , 2005, (26) :48-49
[1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分类比较研究 [J].
徐文新 .
华东经济管理, 2003, (S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