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公民认知度与地方透明政府建设——基于A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学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系
关键词
信息公开; 公民; 透明政府; 制度; 知情权;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D62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668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1204 ;
摘要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有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而且有助于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它为透明政府建设和公民知情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制度规则的效力和作用,取决于其实际的约束作用。该项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选取沿海发达城市A市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分析地方居民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知晓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既有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民众基础不足,存在信息公开制度悬置的危险,严重影响了制度治理绩效的发挥。在未来的制度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而且需要注重制度建设的民众基础。只有注重公民知情权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 [J].
梁治平 .
中国文化, 1997, (Z1) :92-102
[2]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M].李广宇; 著.法律出版社.2009,
[3]  
行政法学的结构性变革.[M].(日) 大桥洋一;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何俊志; 任军锋; 朱德米; 编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  
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M].周毅等; 著.群言出版社.2007,
[6]  
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M].刘飞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刘恒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  
法律与革命.[M].(美)伯尔曼(Berman;HaroldJ.)著;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9]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10]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