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41
作者
李仁东
程学军
隋晓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北京
[5] 武汉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遥感; 江汉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 ,利用 1 989~1 990、1 995~ 1 996和 1 999~2 0 0 0年获取的三期陆地资源卫星图像 ,对江汉平原土地利用 1 0年变化和以 1 995~ 1 996年为界的前后两个 5年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该区的土地利用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尺度上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1 0年间 ,耕地减少近 5万hm2 ,其中 ,前 5年的减少量占多数 ,达 67 83 %。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 1 56万hm2 ,其中 ,前 5年的增加量是后 5年的 2倍。水域面积在 1 0年间增加了达到 3 54万hm2 ,后 5年的增幅不到前期的 1 /2。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区域均处于工业经济较发达、城市化较快的地区如武汉、仙桃 ,变化最慢的区域在监利、松滋、天门等地。政策、社会经济与科技因素对土地利用随时间尺度的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2]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J].
庄大方 ;
邓祥征 ;
战金艳 ;
赵涛 .
地理研究, 2002, (06) :667-674+801
[3]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195-203
[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5]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J].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1, (01) :1-6
[6]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7]   华中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信息系统的快速建立 [J].
王宏志 ;
李仁东 ;
朱俊林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393-396
[8]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J].
刘纪远 ;
dls.iogac.on ;
布和敖斯尔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29-239
[9]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