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事件的性质与演变机制——基于近十年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郑旭涛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邻避事件; 维权; 泄愤,刚性稳定; 抽象愤怒;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8.03.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邻避事件包括温和型邻避事件和暴力型邻避事件。从动因和对抗程度看,许多邻避事件兼具维权和泄愤两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也会体现在邻避冲突的演变过程中。在生态环境不如人意的背景下,许多民众不信任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愿。民众的体制内抗争往往无法实现其环境诉求,并容易演变为体制外的集体抗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刚性稳定常阻止抗争信息传播、打压积极分子及其体制外抗争活动。地方政府的不当处置可能激化矛盾,使温和型集体抗争演变为暴力型邻避事件。只要地方政府处理得当,邻避冲突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完善环境治理的催化剂。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邻避冲突的产生与演变逻辑探析——基于对A煤矿设施当地民众的实证调查 [J].
朱正威 ;
王琼 ;
吴佳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3) :81-89
[3]   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 [J].
徐艳红 ;
袁静 ;
谭峰 .
人民论坛, 2014, (25) :16-20
[4]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以什邡、启东、宁波事件为例 [J].
郑旭涛 .
东南学术, 2013, (03) :23-29
[5]  
厦门PX事件:中国邻避运动的开始[J]. 谢良兵.中国新闻周刊. 2013(06)
[6]   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 [J].
王佃利 ;
徐晴晴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12) :83-88
[7]   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陷阱 [J].
于建嵘 .
人民论坛, 2012, (19) :56-57
[8]   暴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基于对十起典型环境冲突事件的研究 [J].
王玉明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3)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