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我国产品质量?——基于劳动倦怠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6
作者
邓悦
黄诗雅
机构
[1]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劳动倦怠; 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
D O I
10.13948/j.cnki.hgzlyj.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2.92 [人事管理]; F273.2 [产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必须进行产品质量升级,以应对低附加值产品低销售、低利润与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矛盾,制造业企业员工如何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以员工劳动倦怠为切入点,在区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技术质量的基础上,根据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进步、劳动倦怠与产品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企业一线员工的劳动倦怠程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显著的负效应,技术进步可以使员工劳动倦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当产品质量因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影响而提高时,劳动倦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而在产品技术质量较低时,一线员工的劳动倦怠程度对以生产质量为主导的产品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制造业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和实证研究 [J].
许明 ;
刘长庚 ;
刘一蓓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10) :62-70
[2]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评析:2009-2013年 [J].
秦建国 .
宏观质量研究, 2015, 3 (02) :39-45
[3]   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J].
纪雯雯 ;
赖德胜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6) :45-55
[4]  
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基于2014年宏观质量观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 程虹,李艳红.宏观质量研究. 2015(01)
[6]   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 [J].
程虹 ;
李丹丹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3) :79-86
[7]   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实证研究 [J].
杨钧 ;
苑小丰 .
宏观质量研究, 2014, 2 (02) :45-51
[9]   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 [J].
林炜 .
管理世界, 2013, (10) :95-105
[10]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J].
曲玥 ;
蔡昉 ;
张晓波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75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