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

被引:189
作者
丁林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意义; 困境; 出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彰显出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同国外一些著名大学采用这一制度相比,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不仅起步迟、发育晚,而且面临制度定位模糊、生师比例偏大、运行机制缺失、指导资源不足等多重困境。从不同高校的类型和层次出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合理定位,创新实现范式,健全体制机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实效的路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J].
付八军 .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0) :24-26
[2]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 [J].
杜智萍 .
大学教育科学, 2006, (06) :50-53
[3]   互动与引导: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 [J].
吕绍明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4) :129-132
[4]   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 [J].
胡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