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对实验性炎症性肠病T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郭颂铭
陈百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医科上海,上海
关键词
中药灌肠; 炎症性肠病; 发病机制;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通过制作实验性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动物模型来探讨IBD的发病机制并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后对其T淋巴细胞及其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方法制作动物模型 (30只 )后分为 3组 :Ⅰ组 (中药组 10只 ) ,Ⅱ组 (柳氮磺胺嘧啶即SASP组 10只 ) ,Ⅲ组 (模型对照组 10只 ) ,应用细胞分子学方法检测LTR、IL 2、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及其粘附分子CD4+ CD11a+ 、CD4+ CD18+ 、CD8+ CD11a+ 、CD8+ CD18+ 表达的变化。结果 Ⅲ组LTR、IL 2、CD8、CD8+ CD11a+ 、CD8+ CD18较正常组低 (P <0 .0 1) ,CD4+ 、CD4+ CD11a+ 、CD4+CD18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经治疗 ,Ⅰ组、Ⅱ组能有效提高功能低下的LTR、IL 2、CD8+ 、CD8+ CD11a+ 、CD8+ CD18水平 ,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Ⅰ组疗效与Ⅱ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BD发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中药灌肠能有效地提高功能低下的细胞免疫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甲状腺素对脾虚鼠脾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转化的作用 [J].
章梅 ;
夏天 ;
南耘 ;
徐重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S1) :104-105
[2]   创伤后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J].
梁华平 ;
王正国 ;
朱佩芳 ;
罗艳 ;
耿波 ;
徐祥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 (08) :9-11+15
[3]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J].
袁世珍 ;
邓志波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1, (02) :59-63
[4]   T细胞活化与粘附分子 [J].
朱锡华 .
免疫学杂志, 1990, (01) :3-12
[5]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