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涝灾害响应

被引:44
作者
高俊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量; 洪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根据1986年和1996年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详查资料,分析了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揭示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根据1991年汛期(5~9月)降雨,分别计算了1986、1996年下垫面状况下的产水量,比较了二期产水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水位连续偏高的原因,进而分析洪涝是如何对土地利用的变化作出响应的。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是耕地面积快速减少和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是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太湖流域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使流域产水量增加,洪涝过程缩短,增加的产水分布在流域的上游,加重了流域的洪涝灾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彭补拙 ;
安旭东 ;
陈浮 ;
濮励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05-312
[2]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
[3]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
[4]   关于1999年太湖流域洪水灾情、成因及流域整治的若干认识和建议 [J].
虞孝感 ;
吴泰来 ;
姜加虎 ;
毛锐 .
湖泊科学, 2000, (01) :1-5
[5]   太湖流域洪水调度方案的制定与实践 [J].
吴浩云 .
湖泊科学, 2000, (01) :19-24
[7]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J].
张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81-384
[8]   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 [J].
顾朝林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07-312
[9]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
[10]   太湖流域水文数学模型 [J].
梁瑞驹 ;
程文辉 ;
蔡文祥 ;
马燮铫 .
湖泊科学, 1993, (02) :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