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对德政策——以朱家骅使德计划为中心

被引:11
作者
李乐曾
机构
[1]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朱家骅; 中德关系; 国民政府; 战时外交; 对德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1938年春国民政府任命朱家骅为赴德特使。本文通过对这一计划的起因、过程以及朱家骅赴德工作纲领的阐述,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及对德友好人士在对德方针上立场的异同,探讨出使计划推迟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79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J].
鹿锡俊 .
历史研究, 2008, (05) :94-116+191
[3]   欧洲变局与国民政府的因应——试析二战爆发前后的中国外交 [J].
王建朗 .
历史研究, 2004, (04) :116-131+191
[4]   蒋介石与战时外交制度 [J].
陈雁 .
民国档案, 2002, (01) :86-96
[5]  
德国与中华民国[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柯伟林, 2006
[6]  
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M]. 三联书店 , 陈仁霞著, 2003
[7]  
综论欧战局势及我应处之态度 .2 .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