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6
作者
王修石 [1 ]
冷小艳 [2 ]
孙昌君 [1 ]
秦素娟 [1 ]
代庆忠 [1 ]
王家驷 [1 ]
机构
[1]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检验科
[2]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处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血尿酸;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平均血小板体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达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CHD患者293例(CHD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其中CHD组又分成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6例。所有患者均在禁食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UA、CRP、FIB和MPV。结果 (1)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UA、CRP、FIB和MPV水平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MI组、UAP组和S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SAP组与UAP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MI组与SAP组和UAP组分别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分析测定UA、CRP、FIB和MPV,对全面了解CHD的进程有重要意义,高UA、高CRP、高FIB和MPV增大可能是CHD患者的危险因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4种水平的增高更是与AM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798 / 28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J].
车玉英 ;
郭琳 ;
周永超 ;
李超民 ;
杨瑜莹 ;
贺东风 ;
罗微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02) :139-139
[2]  
Inflammation,atheroscosclerosis,and stroke. Eldind MS. Neurologist . 2006
[3]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胡勇 ;
苏晓红 .
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05) :611-612
[4]  
Uric acid, microalbuminur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risk patients. Short RA,Johnson RJ,Tuttle KR. 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 . 2005
[5]  
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the NHANESI epidemiologic follow up study. Fang J,Alderman M 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 2000
[6]   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大血小板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J].
陶立玉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18) :1530+1532-1530
[7]  
Fibrinogen as a risk factorfor prematur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Iranian patients:a case con-trol study. Shojaie M,Pourahmad M,Eshraghian A. Vasc Health Risk Manag . 2009
[8]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秀艳 ;
袁建新 ;
王轶瑾 ;
刘春英 ;
于灵灵 ;
吴寿岭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03) :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