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与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中的趋同与分野

被引:43
作者
白凯 [1 ,2 ]
赵安周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意象; 旅游目的地意象; 研究脉络; 研究方法; 趋同与分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意象"是近年来多学科研究追踪的热点命题之一。本文在重点文献回顾基础上,就城市意象和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研究发展脉络及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产生、发展与国际、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人类的社会性需求存在密切联系,而这种社会性需求也决定了其研究的基本发展方向。就城市意象和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本身来看,二者在研究的核心聚焦内容、研究的基本指向、研究方法与研究发展的外生动力上都基本趋于一致;在研究涉及群体与研究学科视角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为了推进城市意象与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的深化,提出了应关注"意象"的地方感研究与提升研究技术的具体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2 / 13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跨文化群体游客的中国旅游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 [J].
白凯 ;
张春晖 ;
郑荣娟 ;
夏雪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231-238
[2]   旅游目的地意象三维耦合结构——基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的实证分析 [J].
周永博 ;
沙润 ;
余子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90-1596
[3]   北京城市空间认知扭曲特征 [J].
王茂军 ;
苏海威 ;
霍婷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0) :1185-1192
[4]   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 [J].
田逢军 ;
沙润 ;
汪忠列 .
资源科学, 2009, 31 (06) :1007-1014
[5]   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J].
白凯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9-15
[6]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辨析 [J].
杨永德 ;
白丽明 .
人文地理, 2007, (05) :94-98
[7]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内容与工具研究 [J].
李宏 .
人文地理, 2007, (02) :48-52
[8]   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分析评价 [J].
冯维波 ;
黄光宇 .
地理研究, 2006, (05) :803-813
[9]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J].
李雪铭 ;
李建宏 .
地理学报, 2006, (08) :809-817
[10]   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 [J].
陆林 ;
葛敬炳 .
地理研究, 2006, (04) :7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