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42
作者
郭宇
廖文和
程筱胜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TRIZ理论;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TRIZ理论是通过对人类创新活动的高度概括,形成了具体求解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的转变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需要一套复杂的转换、传递机制。基于TRIZ理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形成一个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综合框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认识、创新方法、创新活动流程等多方面切入。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TRIZ——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 [J].
龚益鸣 ;
丁明芳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01) :40-43+48
[2]   创造性思维及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J].
李彦 ;
王杰 ;
李翔龙 ;
赵武 ;
胡伟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3, (12) :1092-1096+1104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学体系创新附视频 [J].
伍贻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70-73
[4]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附视频 [J].
刘德彰 ;
张环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65-67
[5]   分形理论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启示 [J].
刘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76-79
[6]   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 [J].
牛占文 ;
徐燕申 ;
林岳 ;
陈永亮 .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0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