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社区治理挑战下的国家应对策略

被引:18
作者
肖林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渗透能力; 国家; 社会; 社区治理策略;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13.06.003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与国家的相互分离成为明显趋势。但不应忽视的是,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其对基层社会的渗透能力建设,这模糊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国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制度约束,并选择了强化渗透能力的应对策略,即采取组织渗透、功能渗透和程序渗透这三种密切关联的渗透方式。这些策略调整同时带来多种积极效果和消极后果,而且不同渗透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合法性影响也不同。就社会的成长而言,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同时也提供了社会对国家反向渗透的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区”危机:合法组织身份的缺失 [J].
王颖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10) :58-65
[2]   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 [J].
王汉生 ;
吴莹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1) :63-95+244
[3]   “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 [J].
徐勇 .
东南学术, 2009, (01) :64-70
[5]   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 [J].
桂勇 .
社会, 2007, (06) :102-126+208
[6]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8]  
国家与社会[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静主编, 1998
[9]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2 王绍光,胡鞍钢.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