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内皮细胞三种转录因子作用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王华
斯琴
王小明
郭恒怡
李素敏
吴其夏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I; 内皮; 细胞; 转录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和方法 :分别采用凝胶迁移率改变法 (EMSA)和Western -blot的方法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AngII对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 4的影响。结果 :(1)EMSA结果表明 ,AngII组核抽提物与 3种探针的结合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NF -κB ,SP - 1和AP - 1探针结合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 10 98倍 ,3 97倍和 1 33倍 ,说明AngII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F -κB ,SP - 1和AP - 1等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增加有关。进一步证实NF -κB ,AP -1在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发现转录因子SP - 1也可能参与此过程。 (2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AngII处理后细胞核内NF -κB含量明显增加 ,提示AngII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 -κB的核转位 ,进一步验证了EMSA的结论。而细胞核内SP - 1和AP - 1的含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 ,提示AngII对SP - 1和AP - 1的核转位无明显影响而可能主要是促进转录因子与相应顺式调控元件的结合活性。结论 :AngII对内皮细胞 3种重要的转录因子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 [J].
王华 ;
沈传陆 ;
郭恒怡 ;
吴其夏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03) :9-11
[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萨姆布鲁克(Sambrook;J·)等 著;金冬雁等 译.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