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形成过程

被引:78
作者
张忍顺
沈永明
陆丽云
燕守广
王艳红
李加林
张正龙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海洋及滩涂研究所南京,教授,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盐沼; 江苏沿海; 淤泥质海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选取江苏沿海的3个典型岸段,在2000—2001年进行了野外地貌沉积及植被调查,并进行了地形高程测量;选用了1985—2001年间7个时相的TM卫星影像资料,追踪了江苏互花米草盐沼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5—6年内,互花米草植被扩散缓慢,主要为立地扎根,走茎蔓延。在TM影像可以计量的规模上,互花米草植被在裸滩上的扩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1996年,随着面积逐渐增大,草仔数量明显增加,年扩展率逐渐扩大,到1996年,平均年扩展率已达30%。第二阶段为1996—1999年的3年间,互花米草人工盐沼的面积迅速扩大,年扩展率平均为43%。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平均年扩展率迅速减小,为10%,预计还要减缓,最后,待原有潮滩生态位长满后,与滩涂自然淤长速率相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盐城自然保护区两种人工湿地模式评价 [J].
万树文 ;
钦佩 ;
朱洪光 ;
谢民 ;
刘希平 ;
尹金来 ;
周春霖 .
生态学报, 2000, (05) :759-765
[2]   苏北潮间带米草资源及其利用 [J].
陈宏友 .
自然资源, 1990, (06) :56-63
[3]   大米草对江苏省淤泥质海滩环境的影响 [J].
陈才俊 .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 1988, (03) :7-10
[4]  
江苏沿海垦区[M]. 海洋出版社 ,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