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流域地带性物种分布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11
作者
陈淑娟 [1 ,2 ]
温仲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地带性物种; 潜在分布; 生态位漂移; 气候变化;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1.004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研究植被分布以及物种生态位漂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关系,进而对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预测现有气候及2050年6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物种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物种在主要环境梯度上生态位中心漂移,阐明了物种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基本趋势: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物种分布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温度升高,物种分布有北迁趋势;由于研究区特殊地理环境的制约,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物种并不能全部迁移到气候变化前相同生境范围,物种现实生态位发生改变,导致物种生态位中心在温度梯度上向较高温度漂移;在降雨梯度上物种生态位中心亦有相同变化趋势。但不同物种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生境范围较窄物种响应更敏感。该研究结论对气候变化下物种的区域保护或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李登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05) :1007-1015
[2]   统计降尺度对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J].
赵传燕 ;
南忠仁 ;
程国栋 ;
邹松兵 ;
张永忠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12-18+25
[3]   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潜在植被分布预测与制图 [J].
温仲明 ;
焦峰 ;
焦菊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897-1904
[4]   IPCC-AR4模式对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 [J].
江志红 ;
张霞 ;
王冀 .
地理研究, 2008, (04) :787-799
[5]   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J].
李峰 ;
周广胜 ;
曹铭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255-2260
[6]   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恢复 [J].
周晓红 ;
赵景波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116-119
[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J].
於琍 ;
曹明奎 ;
李克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61-69
[8]   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J].
张英娟 ;
董文杰 ;
俞永强 ;
冯锦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342-349
[9]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林下土壤干化原因与防治 [J].
赵景波 ;
侯甬坚 ;
黄春长 .
中国沙漠, 2003, (06) :9-12
[10]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J].
李斌 ;
张金屯 .
生态学报, 2003, (01)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