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本市场、财务歧视和关联交易——对我国上市公司融投资行为的一个新解释

被引:8
作者
李艳荣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财务歧视; 关联交易;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7.04.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投资产出低效两种现象。文中首先构建了一个内部资本市场"财务歧视"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具有融资成本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特点,有可能在控股母公司的主导下成为其所在企业集团的"融资窗口",因此它一方面表现出了对股权融资的过度偏好,另一方面又因为"隧道效应"造成了资金的流出和投资产出的低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 [J].
邹薇 ;
钱雪松 .
经济研究, 2005, (05) :64-74
[2]   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王琨 .
经济研究, 2005, (04) :77-86+128
[3]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J].
章卫东 ;
王乔 .
会计研究, 2003, (11) :44-46
[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J].
陆正飞 ;
高强 .
会计研究, 2003, (10) :16-24+65
[5]   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 [J].
潘敏 ;
金岩 .
金融研究, 2003, (01) :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