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与启示——经济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

被引:24
作者
汪海波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本文从经济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视角考察了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史。包括:(1)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近代现代社会的产业结构升级史。就近代现代社会来说,本文将其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第一、二、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以及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体地位的依次转变。(2)分4个时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指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显示工业化中后期的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现代化的特点。依据近代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走势是: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和海洋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上) [J].
汪海波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 7 (02) :20-33+105
[2]  
巴西经济数字地图[M]. 科学出版社 , 柴瑜, 2013
[3]  
印度经济数字地图[M]. 科学出版社 , 李毅, 2012
[4]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12
[5]  
日本经济数字地图[M]. 科学出版社 , 陈建, 2010
[6]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2009
[7]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麦迪森(Maddison, 2008
[8]  
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及与欧盟比较研究[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景跃军著, 2006
[9]  
陈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陈云, 2005
[10]  
中国经济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朱伯康,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