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级政府行为偏差分析与矫正——基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的实施

被引:9
作者
焦克源
徐彦平
机构
[1] 兰州大学
关键词
重点县; 扶贫开发政策; 政府行为; 矫正;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3.07.026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称重点县)政策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在重点县政策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县级政府行为在具体政策执行中往往发生偏差,诸如虚报财政争当重点县;脱贫的重点县不愿"摘帽";县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非合作博弈等,严重影响了国家扶贫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在深入探究县级政府行为偏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从重点县认定标准、扶贫工作绩效考核体系、领导班子执政理念和监督体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矫正的有效措施和建议。只有在规范县级政府行为的基础上,才能将重点县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保证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公共选择理论.[M].(美)丹尼斯C.缪勒(DennisC.Mueller)著;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重心下移:近年来党和政府执政的新趋势 [J].
家齐 ;
李旭超 .
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1) :80-85
[4]   准入和退出:如何决定贫困县去留 [J].
吴国宝 .
人民论坛, 2011, (36) :30-31
[5]   公共支出、经济增长与贫困——基于2002—2008年中国贫困县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杨颖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 (01) :88-94
[6]   改善我国农村反贫困中政府行为的思路与对策 [J].
王艳 ;
李放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1) :42-44
[7]   政府、贫困农民在脱贫中的研究——基于收入分配的博弈分析 [J].
储成勇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56-58
[8]   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 [J].
徐勇 ;
黄辉祥 .
学海, 2002, (0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