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

被引:144
作者
姚昕
刘希颖
机构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最优碳税; 二氧化碳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 宏观经济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812.42 [税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必须作出的共同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需研究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进行经济转型和碳减排。碳税作为有效的市场减排手段,为各国政府所提倡。本文从微观主体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并通过求解在增长约束下基于福利最大化的动态最优碳税模型,得到最优碳税征收路径,并测算其宏观影响。结论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最优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开始比较低的碳税可以使经济社会避免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宏观影响 [J].
姚昕 ;
孔庆宝 .
金融研究, 2010, (04) :29-39
[2]   危机下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走势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J].
林伯强 .
金融研究, 2010, (01) :46-57
[3]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4]  
京都之后的生活:全球变暖政策的另一种选择[J]. 威廉·D·诺德豪斯,周军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06)
[5]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 [J].
李齐云 ;
商凯 .
财政研究, 2009, (10) :41-44
[6]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比较以及我国的优化选择 [J].
刘小川 ;
汪曾涛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 (04) :73-80+88
[7]   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J].
汪曾涛 .
理论探索, 2009, (04) :68-71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9]   中国代际内与代际间贴现率的实验研究 [J].
张颖 ;
任若恩 ;
黄薇 .
金融研究, 2008, (09) :164-175
[10]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J].
林伯强 ;
何晓萍 .
经济研究, 2008, (05) :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