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存模型的P2P平台生存规律与政策模拟研究

被引:31
作者
巴曙松 [1 ]
侯鑫彧 [1 ]
张帅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P2P; 久期模型; 比例风险模型; 竞争风险模型;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8.01.005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为完善P2P平台监管、避免平台风险,以网贷之家披露的3176家P2P平台为研究样本,遵循久期模型范式,通过研究P2P平台的生存规律得出结论:首先,P2P平台的风险并非一成不变,整体遵循先上升再下降的基本形态。其次,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注册资本、注册地、股东背景、业务模式等均会显著影响P2P平台的死亡率;竞争风险模型显示,注册资本、第三方监管等协变量对P2P平台存活状态的影响是有明显差别的。最后,情境转换回归模拟显示,提高注册资本要求、强制进行客户资金第三方托管、禁止天标、强制要求风险准备金和强制进行第三方担保或抵押等五项监管措施,均能够延长P2P平台的生存时间,但监管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该提高行业门槛、遏制跑路风险,同时加强业务指导、促进良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从金融结构角度探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J].
巴曙松 ;
沈长征 .
当代财经, 2016, (09) :43-51
[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现象原因分析 [J].
朱友嘉 .
科技创业月刊, 2016, 29 (02) :34-36
[3]   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中的策略错配与监管机制 [J].
张萍 ;
党怀清 .
管理世界, 2015, (09) :170-171
[4]   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地方监管研究 [J].
余中东 .
管理世界, 2015, (08) :172-173
[5]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25-137
[6]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
[7]   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 [J].
王会娟 ;
廖理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4) :136-147
[8]   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监管研究 [J].
叶湘榕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3) :71-82
[9]   论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及其监管 [J].
冯果 ;
蒋莎莎 .
法商研究, 2013, 30 (05) :29-37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 [J].
刘澜飚 ;
沈鑫 ;
郭步超 .
经济学动态, 2013, (08) :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