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维模型的台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12
作者
孙栋元 [1 ,2 ]
赵成义 [1 ]
魏恒 [1 ,2 ]
彭冬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台兰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分形; 分维数; 稳定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2.055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新疆台兰河流域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例,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的研究中,定量分析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阐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空间分形特征,分维数是面积、斑块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等单项指标有机结合的综合表现,是综合表征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的定量指标。1990年、2000年和2005年不同土地利用分维数的排序分别为: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林地;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工矿居民用地>草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台兰河流域整体土地利用分形维值分别为1.5993,1.5986,1.6079,流域土地利用的分维数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土地利用类型有扩张的趋势。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台兰河流域整体空间结构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1720,0.1563,0.1435,说明整个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稳定性逐渐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分维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晓辉 ;
吕宪国 ;
董贵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65-769
[2]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J].
胡振琪 ;
王金 ;
杨成兵 ;
韩宇平 ;
彭鹏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82-85
[3]   基于3S技术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J].
闫正龙 ;
黄强 ;
畅建霞 ;
王义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90-193
[4]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5]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机制 [J].
朱晓华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71-6677
[6]   河流形态的分维及与洪水关系的探讨——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J].
马宗伟 ;
许有鹏 ;
李嘉峻 .
水科学进展, 2005, (04) :530-534
[7]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下土壤粒径分布的分维特征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庄大方 ;
曹红霞 ;
闫慧敏 .
土壤学报, 2005, (02) :336-339
[8]   定边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J].
李忠锋 ;
王彦丽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20-524
[9]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分形分析——以郑汴间沙岗地为例 [J].
宋博 ;
马建华 ;
秦艳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106-108+122
[10]   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J].
刘妙龙 ;
黄蓓佩 .
地理科学, 2004, (02) :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