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被引:35
作者
谷晓坤 [1 ]
陈百明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景观生态; 评价; 江汉平原;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8.12.008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土地整理的生态影响。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评价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包括景观分类、数据处理和景观指数选择三方面内容;(2)整体景观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观变得更规则、结构更简单,但景观多样性下降;(3)景观类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变了耕地、坑塘、农村居民点、道路及沟渠等景观类型的特性,一方面可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坑塘等景观的生态作用。研究结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反映土地整理生态效应的方法,可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土地整理过程中农田景观生态工程建设 [J].
赵桂慎 ;
贾文涛 ;
柳晓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1) :114-119
[2]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J].
张正峰 ;
赵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281-285
[3]   桐乡市乡镇耕地整理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分析 [J].
邓劲松 ;
王珂 ;
沈掌泉 ;
罗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3) :79-82
[4]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210-213
[5]   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J].
罗明 ;
张惠远 .
资源科学, 2002, (02) :60-63
[6]   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破碎度的影响 [J].
何念鹏 ;
周道玮 ;
吴泠 ;
张玉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89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