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33
作者
唐建新
贺虹
机构
[1] 武汉大学会计系
[2] 武汉大学会计系 武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协同效应; 实证分析;
D O I
10.19361/j.er.2005.05.016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协同效应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家解释企业并购的著名理论之一。本文以1999-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以面板数据、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短期内,企业并购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消极的;收购股权、关联交易和法人股为第一大股东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是正面的,而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并购后第一大股东有变动、并购后收购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目标公司或可以对目标公司施加重大影响、A股流通股为第一大股东、国家股为第一大股东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是负面的。并购活动并未提升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业绩。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128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J].
徐晓东 ;
陈小悦 .
经济研究, 2003, (02) :64-74+93
[2]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J].
李善民 ;
陈玉罡 .
经济研究, 2002, (11) :27-35+93
[3]   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J].
陈小悦 ;
徐晓东 .
经济研究, 2001, (11) :3-11+94
[4]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 [J].
张亦春 ;
周颖刚 .
金融研究, 2001, (03) :34-40
[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冯根福 ;
吴林江 .
经济研究, 2001, (01) :54-61+68
[6]   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 [J].
陈信元 ;
张田余 .
经济研究, 1999, (09) :47-55
[7]   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 [J].
王跃堂 .
财经研究, 1999, (07) :53-59
[8]   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陈小悦 ;
刘钊 .
经济研究, 1999, (06) :21-28
[9]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 [J].
吴世农 .
经济研究, 1996, (04) :13-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