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的来源研究

被引:220
作者
朱先磊
张远航
曾立民
王玮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PM2.5; 源解析; CMB受体模型; 多环芳烃;
D O I
10.13198/j.res.2005.05.3.zhuxl.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0—2001年在北京联合大学化学学院、中国预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3个采样点采集北京市PM2.5样品,并对其中无机元素、阴阳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有机物进行测定。以多环芳烃和部分无机组分为示踪物,利用CMB受体模型对PM2.5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放、建筑尘、生物质燃烧、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有机物。污染源贡献率随地域变化不大,燃煤、扬尘、生物质燃烧、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与1989—1990年解析结果相比,10年间PM2.5来源发生了一定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77-184
[2]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 2002, (06) :11-16
[3]   秸秆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J].
段凤魁 ;
鲁毅强 ;
狄一安 ;
刘咸德 ;
张弘远 ;
杨晓光 ;
虞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3) :8-11
[4]   北京大气中可形成气溶胶的有机物——现状及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J].
王跃思 ;
周立 ;
王明星 ;
郑循华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1) :13-19
[5]   北京大气气溶胶小颗粒的测量与解析 [J].
陈宗良 ;
葛苏 ;
张晶 .
环境科学研究, 1994, (03) :1-9
[6]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7]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wintertime gas-phase and particle-phase air pollutants using organic compounds as tracers .2 Schauer,J. J.,Cass,G. R. Environ. Sci. Techno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