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冰期气候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被引:40
作者
张德二
机构
[1]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小冰期; 天气气候特征; 全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由历史文献资料复原的气候序列和树木年轮、冰芯记录以及冰川、沙漠、湖泊资料,作者认为,我国的小冰期持续至19世纪90年代结束。这期间最寒冷的时段是17世纪20年代—90年代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文中指出小冰期时我国的寒潮、梅雨、尘暴、干旱灾害及降水变率的特点。将我国的资料与欧洲、日本的资料拼图,并与北美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其中寒冷时段在欧洲的出现略早于东亚,而我国出现的若干个最寒冷的10年则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 [J].
张德二 ;
王宝贯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2) :1333-1339
[2]   敦德冰帽中的小冰期气候记录 [J].
姚檀栋 ;
谢自楚 ;
武筱舲 ;
L.G.Thompson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1) :1196-1201
[3]   内蒙古岱海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与古气候 [J].
王苏民 ;
吴瑞金 ;
蒋新禾 .
第四纪研究, 1990, (03) :223-232
[4]   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沙漠地区的气候变化 [J].
董光荣 ;
金炯 ;
高尚玉 ;
李保生 ;
陈惠忠 .
第四纪研究, 1990, (03) :213-222
[5]   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以来冰川、环境及其变化 [J].
郑本兴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01-110
[6]   敦德冰岩芯古气候环境记录的初步研究 [J].
谢自楚 ;
武筱舲 ;
姚檀栋 ;
L.G.Thompson .
第四纪研究, 1989, (02) :135-142
[7]   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冰缘现象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J].
董光荣 ;
高尚玉 ;
李保生 ;
吴正 .
地理研究, 1985, (01) :1-13+109
[8]   中国夏季低温冷害 [J].
王绍武 ;
赵宗慈 .
自然资源, 1985, (01) :54-59
[9]   祁连山圆柏的最后年表 [J].
刘光远 ;
徐瑞珍 ;
张先恭 .
气象, 1984, (11) :27-28
[10]   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 [J].
张德二 .
科学通报 , 1982, (05) :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