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构

被引:28
作者
吕铁
贺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范式; 经济特征; 产业政策;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3.07.010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经济属性是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合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本逻辑是,尽可能促进产业外部性效应的发挥,同时尽可能引导产业发展向着多重均衡中的有效均衡演进。相对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范式呈现出高技术机会、低可收益性、低技术进步累积性和更通用知识基础的特征,因而,更接近于"熊彼特Ⅰ型"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政策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惰性",使得中国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独特的技术范式存在错配,并在形式上表现为政策边界不清、政策瞄准效率不高、政策工具不足和政策实施不力等问题。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出发,未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必须通过深刻的反思和积极的重构,促进产业结构政策重点从调整结构向提升能力转变,产业科技政策重点从塑造精英向形成系统转变,产业组织政策从促进集中向培育生态转变,区域政策从激励投资向完善环境转变,开放政策从驱动增长向整合资源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5-18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 [J].
贺俊 ;
吕铁 .
财贸经济, 2012, (05) :106-113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
李晓华 ;
吕铁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9) :20-26
[4]   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 [J].
郑江淮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0, (04) :5-10
[5]   演化发展经济学与贸易政策新争论的历史背景 [J].
束克东 ;
黄阳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5) :33-38
[6]  
科学的生产与转化.[M].贺俊;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7]  
穷国的国富论.[M].(挪) 赖纳特 (Reinert;E.S.) ;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现代文选.[M].(英)杰弗里·M.霍奇逊(GeoffreyM.Hodgson)主编;贾根良[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From brain drain to brain circulation: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regional upgrading in India and China [J].
Saxenian, A .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5, 40 (02) :35-61
[10]   Schumpeterian patterns of innovation are technology-specific [J].
Malerba, F ;
Orsenigo, L .
RESEARCH POLICY, 1996, 25 (03) :45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