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量经济波动的识别与结构分析

被引:5
作者
周达军
机构
[1] 浙江海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舟山
关键词
波动;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结构分析;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7.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HP滤波、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总量经济波动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26年中,我国总量经济波动既受需求冲击的影响,也受供给冲击的影响,但两种冲击的强度和对总量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1997年之前,需求冲击一直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自1997年之后,由于两种冲击的互补效应,总量经济波动有所收敛,经济运行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就单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言,1998年之后,供给冲击逐渐超过了需求冲击,成为自2002年之后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适时地由需求管理转向供需同时管理应成为今后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管理世界, 2004, (07) :22-28
[2]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实证分析:1952~2002 [J].
钱士春 .
统计研究, 2004, (04) :12-16
[3]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J].
李建伟 .
经济研究, 2003, (07) :10-17+89
[4]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J].
刘金全 ;
王大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9-12
[5]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2003, (03) :3-8+92
[6]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J].
刘金全 ;
范剑青 .
经济研究, 2001, (05) :28-37+94
[7]   我国实际GNP的时间趋势与周期演变 [J].
王少平 .
经济研究, 1999, (07) :18-22+79
[8]   中国经济波动报告 [J].
胡鞍钢 .
中外管理导报, 1995, (02) :12-17
[9]   1994年中国经济回顾与1995年中国经济展望 [J].
邱晓华 ;
万东华 .
管理世界, 1995, (01) :53-58
[10]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下阶段宏观调控对策 [J].
邱晓华 .
管理世界, 1994, (01)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