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同质混合还是异质共存?——来自“3Q大战”的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熊艳 [1 ]
李常青 [1 ]
魏志华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异质性溢出效应; 竞争关系; 社会距离; 案例研究;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2.06.01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文章以"3Q大战"为例,从竞争关系和社会距离两方面对危机事件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并首次证实了溢出效应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竞争关系方面,竞争公司在危机事件中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而表现为竞争效应,而非竞争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则为负而表现为传染效应;在社会距离方面,距离最远的对立阵营在危机事件中获利,而中立阵营和联盟阵营则受损。文章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只关注混合的溢出效应的不足,也为未来深入探讨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市公司丑闻的溢出效应——基于五粮液公司的案例研究 [J].
俞欣 ;
郑颖 ;
张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3) :80-87
[2]   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惩戒效应——基于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的研究 [J].
肖红军 ;
张俊生 ;
曾亚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118-128
[3]   公司危机的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以国美事件为例的小样本实证研究 [J].
王思敏 ;
朱玉杰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134-141
[4]   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 [J].
费显政 ;
李陈微 ;
周舒华 .
管理世界, 2010, (04) :74-82+98
[5]   公共压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基于“松花江事件”的经验研究 [J].
肖华 ;
张国清 .
会计研究, 2008, (05) :15-22+95
[6]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技术创新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J].
芮明杰 ;
余东华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4) :1-7+14
[7]  
“狗日的”腾讯[N]. 许磊.计算机世界. 2010 (020)
[8]  
Contagion or Competition: Going Concern Audit Opinions for Real Estate Firms[J] . R. Stephen Elliott,Michael J. Highfield,Mark Schaub.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 2006 (4)
[9]  
Dividend Omissions and Intraindustry Information Transfers[J] . Gary L.Caton,JeremyGoh,NinonKohers.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 2003 (1)
[10]  
DOS Kapital : Has antitrust action against Microsoft created value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J] . George Bittlingmayer,Thomas W Hazlet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