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视角下“生态生产力”论析

被引:16
作者
穆艳杰
马德帅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生产力; 传统生产力; 思维方式;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22.03.008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生态生产力”内含的革命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马克思在18世纪中叶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理论成果和思想遗产。仅仅在具体的生产层面来理解“生态生产力”,必然会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就根本意义而言,“生态生产力”具有超越具体经济事物层面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表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以思维方式变革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力”所展现的是价值取向、运行机制、思维方式及伦理价值的全方位变革。“生态生产力”实现的这种变革,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更是人类思维观发生变革后的产物。“生态生产力”在哲学层面的变革反映到“思维观”的层面事实上就是由传统主客对立的“线性思维”到主客统一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性思维”的变革。只有在深刻认识生态生产力内涵的思维方式变革的前提下,才能更快地使“生态化”理念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发展之核心价值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文明危机与第二开端的哲学 [J].
刘啸霆 .
理论探讨, 2021, (06) :102-110
[2]   新时代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
于天宇 .
学习与探索, 2019, (09) :39-45+191
[3]   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产力 [J].
潘少云 ;
高文武 .
湖北社会科学, 2011, (06) :23-26
[4]   当代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探析 [J].
王鲁娜 .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01) :85-87
[5]   生态生产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J].
张术环 ;
王环 .
河北学刊, 2005, (04) :12-16
[6]   生态生产力理论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 [J].
谢中起 .
理论探讨, 2003, (03) :38-39
[7]   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 [J].
孙正聿 .
哲学研究, 1988, (08) :3-10
[8]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习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
[9]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  
自然的敌人.[M].(美) 科威尔;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