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8
作者
邓树荣
梁涛
李洪韬
何光银
谭并志
李仁保
陈开慧
机构
[1] 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贵港市红十字会医院贵港,贵港,贵港,贵港,贵港,贵港,贵港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 参数;
D O I
10.16190/j.cnki.45-1211/r.2004.05.028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 TT- R1型血细胞分析仪 ,测定 110例脑梗死、5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 (PL 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参数值 ,与 12 0例健康同龄人比较。结果 :PL T在脑血管病急性期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MPV在发病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PCT在急性期、恢复期及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DW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监测有助于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观察病情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小板形态变化与脑梗死 [J].
张新江 ;
周大柱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7, (04) :197-199
[3]   血小板平均容积在某些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黄东生 .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5, (06) :3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