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

被引:14
作者
徐敏
许玉秋
机构
[1] 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5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25例,选择同期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记录观察组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存在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监测其动态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临床特点分析 [J].
张冠壮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 (21) :37-39
[2]   血清hs-CRP、UA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意义评价 [J].
赵伟 ;
曲芳 .
河北医药, 2016, 38 (19) :2911-2914
[3]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苏延玲 ;
王红丽 ;
张中华 ;
窦友义 ;
王瑞龙 .
中国药房, 2016, 27 (27) :3802-3804
[4]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J].
时钦 ;
范涛 ;
杨继兵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 (09) :18-22
[5]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的影响 [J].
唐石磊 ;
高园林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 (24) :161-164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 [J].
陈军 ;
汪学耀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22) :31-33
[7]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研究 [J].
余国庆 ;
岳峰 ;
窦念涛 ;
刘华香 ;
吴涛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 (19) :2899-2901
[8]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J].
兰朝阳 ;
张淑红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07) :1759-1761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J].
刘佳 ;
闫建齐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5, 33 (02) :187-188
[10]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 2 (04) :50-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