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杨润峰 [1 ]
汪自龙 [2 ]
机构
[1] 上海市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内科
关键词
高血压; 非洛地平; 氯沙坦; 心脏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5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92例)、氯沙坦治疗组(80例)、非洛地平治疗组(82例),比较各组治疗2,4,6及8周后血压水平及患者心功能情况,同时,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治疗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SBP、DBP处于正常范围内,治疗6周后SBP、DBP趋于稳定。氯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4周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5.87%,79/92)高于氯沙坦治疗组(78.75%,63/80)和非洛地平治疗组(79.27%,6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氯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均升高,且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组LVEDD、LAD低于氯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治疗组,LVEF及PtfV1高于氯沙坦治疗组和非洛地平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上臂袖带法血压测量坐位与卧位比较 [J].
王红霞 ;
王吉宏 ;
贾晓杰 ;
宁亦斌 ;
吴春祎 ;
赵玉萍 ;
王丁香 ;
华娟 ;
赵志萍 ;
王泽慧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 21 (07) :682-684
[2]   PtfV1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J].
高文丽 ;
刘月霞 ;
赵丽萍 ;
史红 .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 19 (03) :207-208
[3]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与治疗 [J].
康红丽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08) :24-25
[4]   氯沙坦与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对比观察 [J].
韩瑞芳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17) :4075-4076
[5]   异常Ptfv1与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J].
霍明芳 ;
孙艳敏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15) :1441
[6]   PtfV1与左心衰竭32例临床分析 [J].
张登芳 ;
才晓君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09) :148-150
[7]   原发性高血压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 [J].
金美娟 ;
卢亮 ;
厉伟民 .
心电学杂志, 2004, (01) :13-14
[8]   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 [J].
刘国仗 ;
吴宁 ;
胡大一 ;
陶萍 ;
诸骏仁 ;
郭林妮 ;
郭静萱 ;
游凯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6)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