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

被引:8
作者
李真雅
机构
[1] 厦门大学金融系
关键词
储蓄率; 产出增长; 基尼系数; 货币化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我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本文试着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采用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来分析我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一是生命周期理论储蓄和产出增长关系;二是迭代模型储蓄和人口增长关系,然而无法得到预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实证分析了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基尼系数)和货币化程度(M2/GNP)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从而找出我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储蓄率的宏观效应分析 [J].
宋华 .
济南金融, 2004, (12) :24-25
[2]   收入分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理论解释 [J].
贾德奎 ;
施红俊 .
商业研究, 2004, (17) :106-108
[3]   我国高储蓄率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 [J].
冯君莲 ;
文凤华 ;
何琳洁 ;
兰秋军 .
湖南社会科学, 2004, (02) :92-94
[4]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兼评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 [J].
颜鹏飞 ;
唐轶昂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 (03) :4-8
[5]   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反思 [J].
樊明 .
经济学动态, 2002, (01) :20-25
[6]  
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彭志坚主编, 2003
[7]  
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王晓芳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