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注射法建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

被引:17
作者
付守芝 [1 ]
刘勇 [1 ]
杨建业 [1 ]
王家良 [1 ]
卜志勇 [1 ]
潘国栋 [2 ]
机构
[1] 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
[2]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方法学; 动物模型;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NS)大鼠模型的可靠方法。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n=10)和1个对照组(n=4),实验组分别按50、100、150和200 mL/kg腹腔内注射CO,对照组按200 mL/kg腹腔内注射空气。中毒后不同时间断尾取血,分光光度法检测碳氧血红蛋白(HbCO)变化。迷宫实验评估动物的智力状态,以正确上安全岛少于3次为DNS。TUNEL法原位检测大脑皮质、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实验组注射CO后,大鼠呈现典型CO中毒表现,HbCO与CO注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77,P<0.05)。50 mL/kg组和对照组无明显DNS表现;100 mL/kg组和150 mL/kg组大多数动物中毒后存活,约半数存活动物出现DNS表现,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 mL/kg组大多数动物中毒后死亡,存活动物DNS发生率和脑细胞凋亡数与100 mL/kg组和150 mL/kg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按100~150 mL/kg腹腔注射CO可有效建立DNS大鼠模型,具有简便、可靠、重复性好的特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造模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96 / 998+1057 +10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急性CO中毒大鼠脑组织NO NOS活性变化及纳洛酮的干预效应 [J].
王伯良 ;
仲月霞 ;
曹义战 ;
陆将 ;
何保健 ;
江伟 .
中国急救医学, 2004, (12) :34-35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J].
王耀宏 ;
赵金垣 ;
崔书杰 ;
邓敏 ;
温涛 ;
刘和亮 .
中国职业医学, 2004, (01) :5-10
[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防研究 [J].
李正斌 ;
岳玉桃 ;
宫耀宇 ;
孙宗立 ;
王建刚 ;
王学廷 ;
祝晓宇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4) :9-11
[4]   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J].
刘凤超 ;
郭述苏 ;
吕保生 ;
夏强 ;
曹秉振 ;
陈春富 ;
张斌 ;
李新立 ;
程正祥 ;
文进 .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23) :64-67
[5]  
Apoptotic and necrotic brain lesions in a fatal case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 . Koichi Uemura,Kazuki Harada,Daikai Sadamitsu,Ryosuke Tsuruta,Mutsuo Takahashi,Toshihiko Aki,Masahiro Yasuhara,Tsuyoshi Maekawa,Ken-ichi Yoshida.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