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成熟后的技术变迁与政府转型——基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经验

被引:1
作者
于潇 [1 ]
王学龙 [2 ]
Peter Ho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需求; 要素密度; 技术变迁; 制度; 政府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31.3 []; F131.3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一国经济要实现比较优势,应当使用符合要素禀赋的技术,而不是一定要发展特定的低端或高端产业。在产业选择具有较大自由度的前提下,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起步阶段主要应该靠引进发达国家提供的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此时的政府职能是为引进技术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等公共服务;当经济进入发达的成熟阶段之后,一个经济体必须要依靠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个阶段的政府需要实现职能的转变,转向为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的科研投资、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与“看得见的手”的行动——兼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J].
梁洪学 .
江汉论坛, 2010, (11) :30-34
[2]   政府转型、政治治理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 [J].
张军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35-40+95
[3]   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 [J].
迟福林 .
中国经贸导刊, 2005, (17) :32-33
[4]   浅议当前日本的教育改革 [J].
崔世广 .
日本学刊, 2002, (02) :97-112
[5]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20+204
[6]   论日本教育发展战略 [J].
梁忠义 .
比较教育研究, 1993, (05) :36-40
[7]  
发展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速水佑次郎著, 2003
[8]  
动机与人格[M]. 华夏出版社 , 马斯洛(Maslow,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