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彭群
龙花楼
罗明
王军
古志新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管理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浙江杭州,中国北京,中国北京,中国北京,中国北京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评价; GIS; 西部地区; 酒泉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3.06.024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论文结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选取坡度、地下水位、土壤盐渍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因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整理生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整理方向和措施。生态评价综合分值在80-100之间的耕地应被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其土地整理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非天然林的林地整理应考虑向经济林发展,发展特色林果业;未利用地可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有计划开发。分值在65-80之间的耕地应划为农田保护区,整理措施应注意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林草地整理措施则要防止林草地退化,适当发展经济林;未利用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垦为耕地。分值在50-65之间的耕地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进行生态退耕,防止耕地沙化以及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未利用地整理措施主要是保持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分值为0-50的耕地必须实行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的整理措施,注重林草地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未利用地保持原状不能开垦为耕地。
引用
收藏
页码:822 / 8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西部地区土地整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J].
杨相和 .
国土经济, 2002, (05) :43-44
[2]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 [J].
鹿心社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1-5+14
[3]   基于卫星遥感和GI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研究 [J].
张登荣 ;
朱建丽 ;
徐鹏炜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5) :577-582
[4]   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J].
罗明 ;
王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97-103
[5]   黑河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 [J].
丁宏伟 ;
赫明林 ;
曹炳媛 ;
高玉卓 ;
郭建荣 ;
魏丽华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0, (04) :11-16
[6]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龙花楼 ;
蔡运龙 ;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728
[7]   为生态建设服务的吉林省西部景观类型研究 [J].
刘惠清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1998, (04)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