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来我国犯罪的发展变化与理论思考

被引:1
作者
康树华
机构
[1]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经济; 发案率; 形势; 平均; 刑事犯罪分子; 刑事案件; 理论思考;
D O I
10.13310/j.cnki.gzjy.1992.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犯罪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犯罪“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粉碎。“四人帮”以来的犯罪理论思考 一、基本情况 犯罪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不是孤立的,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变化的。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犯罪情况,随着我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变革和社会治安情况等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犯罪的发展规律;考察我国建国后犯罪案件发展变化的历史及其规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犯罪 1,情况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发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党在建国后头7年所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因此,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的犯罪情况,总的来说,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1952年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比1950年就下降很多。195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51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M].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周 密等主编, 1989
[2]  
青少年法学概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康树华,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