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与降低贫困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秦庆武 [1 ]
刘庆娜 [2 ]
机构
[1]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信用社; 降低贫困;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09.02.037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创新,建立了微观激励机制,形成了宏观经济拉动效应。有效改善了农民"贷款难"的状况,同时使信用社得到了"效益性"发展。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2002-2005年各省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小额信贷发展水平与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户信贷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益,具有显著降低贫困的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 [J].
沈启浪 ;
马晔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3) :521-523
[2]   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J].
郑振东 ;
杨智斌 ;
不详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05, (01) :48-51
[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8) :12-19+30
[4]   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 [J].
吴国宝 ;
李兴平 .
金融与经济, 2003, (11) :7-10
[7]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何广文[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