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实验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及气候背景

被引:6
作者
汤懋苍
郑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黑河实验区,自然地理: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 [区域自然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本文利用40多年来的气候资料,对本区的平均流场、气压场、降水场及冬、夏的气候日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区是行星西风绕过和越过青藏高原后形成的两个湍流尾流区的开端处。本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可分为“暖丰(水)”和“冷枯(水)”两种时段;“暖丰”时段与多震时段、地球自转加速时段和气温与降水呈正相关时段四者是一致的;“冷枯”时段则反之。1992年可能是最近的“暖丰”时段的结束年,即将开始的“冷枯”段,至少持续10年。对FOP期间(1990年8月—1991年底)各气象站的资料进行了仔细分析,指出FOP期间本区大气候特征是暖干,但各种日变化现象与多年平均情况基本一样。最后简略地叙述了FOP期间几次大雨和大雪的天气形势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祁连山区平均气压场的再分析 [J].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1986, (02) :135-142
[2]   青藏高原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图的分析方法和初步分析结果 [J].
汤懋苍 ;
安林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5, (02) :139-148
[3]   高原季风的平均气候特征 [J].
汤懋苍 ;
沈志宝 ;
陈有虞 .
地理学报, 1979, (01) :33-42
[4]   祁连山区天气的日变化 [J].
汤懋苍 .
地理学报, 1963, (03) :197-206
[5]  
新修张掖县志.[M].白册侯;余炳元著;张掖市市志办公室校点整理;.张掖市市志办公室.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