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测评及政策建议

被引:13
作者
李建军 [1 ]
孙慧 [2 ,3 ]
田原 [2 ,3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2] 新疆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3]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比较优势;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8.08.007
中图分类号
F114.4 [国际经济合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研究具有紧迫性,鲜有文献从全球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已有测度方法,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情况,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思想,并构建其测度方法模型,从产业、国家和区域三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显著的梯度性、较强的依附性和较高的被动性等特征。因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也需要警惕重蹈拉美覆辙,掉入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自主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价值链等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建设研究 [J].
高志刚 ;
王彦芳 ;
刘伟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5) :80-90
[2]   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中国ODI的区位选择偏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研究 [J].
李建军 ;
孙慧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5) :110-122
[3]   比较优势、空间差异与区域产业定位——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分析 [J].
赵霞 ;
王志增 ;
朱启航 .
经济与管理, 2017, (02) :17-26
[4]   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贸效应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及偏效应分解 [J].
程中海 ;
袁凯彬 .
世界经济研究, 2017, (01) :96-108+137
[5]   全球价值链分工、制度质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 [J].
李建军 ;
孙慧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4) :40-49
[6]   东亚区域生产分工格局变迁——基于产品复杂度的视角 [J].
胡昭玲 ;
张玉 ;
宋晓丽 .
亚太经济, 2016, (02) :11-17
[7]   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分工地位了吗? [J].
李建军 ;
孙慧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 37 (02) :112-118
[8]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研究 [J].
师博 ;
王勤 .
经济问题, 2016, (01) :20-25
[9]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背景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选择 [J].
马莉莉 ;
张彤 ;
黄文学 .
人文杂志, 2015, (05) :33-38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构建 [J].
苏华 ;
康岚 ;
王磊 .
人文杂志, 2015, (03)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