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A分析我国工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

被引:4
作者
林碧扬
葛岳静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配置; 随机前沿法(SFA); 工业增长;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2.02.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生产要素流动和再配置对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根据1998—2007年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测算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借助赛尔奎因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工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分析发现:该时段我国工业部门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为负,资本、劳动在工业部门间的转移并没有导致部门间再配置效应的提高;由于资本和劳动,特别是劳动,在地区间的再配置趋于不合理,从而导致地区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不高;总体上,我国工业增长格局的转换速度与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再配置的转换速度并不协调,从而引起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再配置效应不佳,我国工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有待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经济区域间资源配置总效应的制度因素分析 [J].
杨向辉 ;
陈通 .
软科学, 2010, 24 (05) :37-41
[3]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4]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5]   中国工业生产绩效:1998-2007——基于细分行业的推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财经研究, 2009, 35 (06) :97-108
[6]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 [J].
李胜文 ;
李大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43-54
[7]   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刘赣州 .
求是学刊, 2007, (01) :59-64
[8]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9]   随机生产前沿方法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J].
傅晓霞 ;
不详 ;
吴利学 ;
不详 .
南开经济研究 , 2006, (02) :130-141
[10]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