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宪法学的理论洞见与观察盲点——托依布纳《宪法的碎片:全球社会宪治》读后

被引:9
作者
余成峰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系统论宪法学; 社会系统论; 超国家体制; 民族国家宪法; 宪法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以卢曼、托伊布纳为代表的系统论宪法学的兴起,源于当代社会的功能分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民族国家与跨国社会系统之间的张力。包括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媒体在内的全球社会系统,已经不断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各种超国家体制在没有世界国家的情况下出现了自我宪法化的现象。系统论宪法学挑战了18世纪以来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宪法传统,运用前沿的社会理论工具,推动了宪法理论的升级更新。它不仅揭示了超国家宪法运行与演化的原理,也从宪法功能、宪法领域、宪法过程及宪法结构等层面,提供了一种符合当下实际与未来趋势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了更好保护人类个体和社会体制,必须超越个人主义的基本权利范式,将社会权力、组织和系统的维度重新纳入宪法视野。在公共商谈、宗教文化、军事权力这三个维度,系统论宪法学也存在观察盲点,哈贝马斯与伯尔曼的洞见能够加强其批判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知识产权全球化:现代转向与法理反思 [J].
余盛峰 .
政法论坛, 2014, 32 (06) :3-22
[3]   全球信息化秩序下的法律革命 [J].
余盛峰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5) :106-118
[6]  
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M]. 中信出版社 , 唐世平, 2017
[7]  
宪法的碎片[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贡塔·托依布纳, 2016
[8]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三联书店 , (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3
[9]  
法律与革命[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伯尔曼(Berman, 1993
[10]  
Globalization or World society: How to conceive of modern society?[J] . Niklas Luhman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