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基于SD和CA的城镇土地扩展模拟模型——以江苏省南通地区为例
被引:36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雨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元胞自动机模型;
城镇土地扩展;
南通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3.020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充分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SD)在情景模拟和宏观因素反映上的优势和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在微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反映上的优势,构建一个耦合SD和CA的城镇土地扩展模拟模型,并以江苏省南通地区为例,对模型的实证应用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耦合模型不仅能够对研究区域未来城镇土地扩展数量给予一个比较好的预测,而且还对其空间分布效果做了一定精度上的模拟,这使得城市规划在土地利用预测方面有一个相对科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分维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晓辉
;
吕宪国
;
董贵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65-769

刘晓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吕宪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董贵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基于生态-经济分析的泰州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J].
丁建中
;
陈逸
;
陈雯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42-848

丁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陈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
[J].
梁红梅
;
刘卫东
;
刘会平
;
林育欣
;
刘勇
.
地理科学,
2008, (05)
:636-641

梁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城市边缘区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于伯华
;
吕昌河
.
地理科学,
2008, (03)
:348-35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昌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5]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J].
赵小汎
;
代力民
;
陈文波
;
于大炮
;
周莉
.
地理科学,
2008, (02)
:214-218

赵小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代力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结合及城市用地扩张模拟
[J].
杨青生
;
黎夏
.
地理科学,
2007, (04)
:542-54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基于细胞自动机与多主体系统理论的城市模拟原型模型
[J].
刘妙龙
;
陈鹏
.
地理科学,
2006, (03)
:292-298

刘妙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陈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8]
城市空间扩展与“精明增长”中国化
[J].
刘志玲
;
李江风
;
龚健
.
城市问题,
2006, (05)
:17-20

刘志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院

李江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院

龚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院
[9]
元胞自动机的地理过程模拟机制及扩展
[J].
罗平
;
耿继进
;
李满春
;
李森
.
地理科学,
2005, (06)
:6724-67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耿继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李满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李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佛山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系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10]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型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李晓兵
;
李京
;
李月臣
;
李景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5)
:464-473

何春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史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陈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潘耀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李晓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李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李月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

李景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