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被引:14
作者
孙新雷 [1 ]
钟培武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
[2] 辽宁大学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存量; 要素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6.05.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2]   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
经济研究, 2004, (09) :26-35
[3]   当前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特征、原因及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 [J].
李建伟 ;
米建国 .
经济纵横, 2004, (03) :2-7
[4]   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2004, (03) :4-9+87
[5]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6]   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 [J].
李治国 ;
唐国兴 .
经济研究, 2003, (02) :34-42+92
[7]   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 [J].
宋海岩 ;
刘淄楠 ;
蒋萍 ;
吴桂英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1) :44-56
[8]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 [J].
张明海 .
世界经济文汇, 2002, (03) :20-29
[10]  
沈坤荣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