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10
作者
赵海永 [1 ]
侯新蕊 [2 ]
机构
[1]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神经内科
[2]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超声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1 [超声波诊断];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10例)和进展性脑卒中组(9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所有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对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入院及治疗两周后的Hcy与Hs-CRP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内动脉血管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厚度增加,血管腔变狭窄。进展性脑卒中组的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54±0.39)mm,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08±0.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2,P<0.05)。结论:血清中的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结果更为精确,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J].
于靖 ;
曹绪芬 ;
赵荣诚 ;
郑晔 ;
颜利求 ;
王佳旺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06) :1563-1565
[2]   急性脑梗死患者90d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徐晓琳 ;
吴岑 ;
冯娟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 22 (01) :21-24
[3]   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 [J].
杨新林 ;
李月春 ;
李锐铭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 22 (01) :50-52
[4]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J].
杜娟 ;
金蕾 ;
韩继啸 ;
张慧儿 ;
徐益敏 .
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 (02) :117-119+123
[5]   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J].
刘小英 ;
侯玉立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 (02) :258-259
[6]   颈动脉彩色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测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的价值 [J].
张勇 ;
陈卓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 (12) :2226-2229
[7]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 [J].
周行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05) :960-961
[8]   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J].
关坚红 ;
余仲苟 ;
马玉姗 ;
谭步巧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24) :22-23
[9]   Hcy、Hs-CRP及Fg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间的差异附视频 [J].
乔淑冬 ;
高晓红 ;
刘娜 ;
樊东升 ;
邓敏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0, (06) :421-422+426
[10]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 [J].
靳文勋 ;
尹莉 ;
刘永强 ;
陈惕然 ;
王坤 ;
周红敏 .
河北医药, 2010, 32 (05) :57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