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探索及其应用——以河北栾城冬小麦为例

被引:34
作者
梁龙
陈源泉
高旺盛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生命周期评价; 框架研究; 冬小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尝试建立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该框架同样包括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步骤,但范围应该包括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和新兴的废弃资源处理产业;清单分析应该包括涉及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和环境负荷三个方面等13项具体指标;影响评价则可根据特征化、标准化、加权评估来进行研究。以河北栾城冬小麦生产为例,介绍了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程序,并通过与丹麦小麦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生产能耗较高;水土资源的压力较大;各种环境负荷中,以富营养化、水体毒素、环境酸化和土壤毒素最为严重,分别是世界人均潜在环境负荷的338.83%和166.05%、42.90%、25.70%,我国是以较大的潜在环境风险为代价来获得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M].陈新平; 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生命周期评价.[M].邓南圣;王小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M].杨建新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
[4]  
Priority assessment of toxic substances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Part I: Calculation of toxicity potentials for 181 substances with the nested multi-media fate; exposure and effects model USES–LCA.[J].M.A.J. Huijbregts;U. Thissen;J.B. Guinée;T. Jager;D. Kalf;D. van de Meent;A.M.J. Ragas;A. Wegener Sleeswijk;L. Reijnders.Chemosphere.2000, 4
[5]   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评价 [J].
胡志远 ;
谭丕强 ;
楼狄明 ;
董尧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141-146
[6]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J].
王明新 ;
包永红 ;
吴文良 ;
刘文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1127-1132
[7]   我国开展农业LCA研究的对策建议 [J].
杨印生 ;
盛国辉 ;
吕广宏 .
中国软科学, 2003, (05) :7-11